这两天我在群里看到一位群友分享的他利用AI开发的一款游戏,佩服人家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颇有些感触,近一段时间,经常跟一些朋友在探讨,AI能给我们的工作或项目带来什么,和能为我们的产品做些什么,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看完他哪个游戏后我产生了想跟大家聊聊的想法,把我自己最近一年来对AI以及看到的其他项目的想法跟大家聊聊。
首先,让我们介绍这款游戏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我还会分享年前阅读的一本小说《咸鱼的自救攻略》。作者在小说中也利用了AI开发了一款自己的游戏,虽然这并非现实中的事。他那款游戏主要利用AI来生成非线性的故事线。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文中详细讨论。
社交互动游戏的AI革新
在《舔狗聊天室》中,我看到了开发者通过大模型技术如何巧妙地融入小游戏里的社交互动,创造出既有趣又引人入胜的虚拟对话体验。其核心特点在于利用AI技术,尤其是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为玩家与虚拟角色之间的互动对话体验提供了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游戏创造了一个既有趣味性又具有社交属性的虚拟环境。与过去没有大模型技术支持的游戏相比,开发者通常依赖于预先编写的对话和分支故事线,这要求游戏策划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创意来构建丰富的游戏内容。尽管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深度和精细的故事情节,但受限于人力资源,难以应对大量个性化互动的需求。
看完群友分享的《舔狗聊天室》这款游戏的文章内容,我感受到当AI技术走进游戏世界,它不仅让游戏的互动性得到了质的提升,还让游戏互动内容的生成变得生动而富有创造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AI能够模拟真实角色互动,并能很好地适应和面对玩家刁钻的互动行为。尽管AI技术减少了人工编写的需求,但在理解复杂的人类情感和创造深度故事内容方面仍有局限。因此,游戏开发者需要发散思维,提前设置好提示(Prompt)。将AI技术与传统游戏设计相结合,可能是实现丰富互动体验和深度游戏内容的有效途径。
过去制作游戏时,策划人员需要一点点构思角色对话、设计剧情分支,并为角色设定行动规则。这样制作出的游戏确实有创意,但人力、时间和资金投入是巨大的。不可能为所有剧情可能性考虑周全,更别提应对玩家的奇葩互动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之前的作品就无法应对。此外,更新游戏内容也需要不断投入资源,导致游戏包体积越来越大。
现在,借助AI技术(所谓的大模型),游戏可以理解我们的话语,并自己编写对话,感觉非常自然。AI还能根据玩家的游戏方式,现场生成各种新内容,角色行为也更加仿真,使游戏更加灵活、耐玩,节省了大量人力。然而,AI毕竟不是人,在理解复杂情绪、编写深度和逻辑性故事方面还有所欠缺,训练AI也需要大量数据,偶尔还会出错。
因此,最佳策略是让AI与传统方法联手。让AI负责应对大规模的玩家互动、创造新内容,而人类设计师则专注于雕琢有深度、有创意的部分。这样制作出的游戏既有趣又能让玩家沉浸其中,兼顾了双方的优势。
非线性故事线的生成与挑战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咸鱼的自救攻略》中描述的另一款融入AI元素的游戏——《罗马之敌》。与《舔狗聊天室》侧重社交互动与对话生成不同,作者构思的《罗马之敌》利用AI技术构建了一个多元、开放且充满变数的游戏世界。以下是对《罗马之敌》核心特征的概述:
《罗马之敌》巧妙地集成了多种AI系统,共同塑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变幻莫测的游戏空间。世界线任务AI如同一位无形的叙事大师,根据游戏宏大的历史背景,源源不断地为玩家编织与世界线紧密相连的任务链。这些任务形态各异,虽然偶尔显得程序化,却成功地将玩家卷入一场场关乎帝国兴衰的历史洪流。同时,地形编辑AI赋予玩家及游戏环境重塑地貌的神奇力量,使得游戏世界成为一块可以任意雕琢的画布,每一次改变都能留下独特的地理印记,极大地提升了游戏的可塑性和自由度。
深入了解《罗马之敌》,不难发现AI在剧情生成方面的卓越贡献。AI假玩家如同真实玩家的数字替身,不仅能模拟人类玩家的行为模式,参与到世界线任务中,更能在与真实玩家的互动中催生出多变的剧情任务。这些由AI孕育的剧情宛如活水源头,不断涌动着新鲜而独特的故事线,彻底打破了传统游戏预设剧本的桎梏。
面对AI角色精心编织的背叛与抉择情节,玩家仿佛置身于一部由自己主演的开放式电影,每一次选择都可能触发意想不到的剧情转折,带来极富沉浸感的冒险体验。
在《罗马之敌》的舞台上,AI假玩家不仅是剧情推动者,更是玩家竞技场上的对手与盟友。它们在副本中与玩家展开激烈的对战,以逼真的战术反应和灵活的策略调整,营造出生死较量的真实感。这种设计不仅强化了游戏的竞技氛围,更让玩家在与看似其他玩家实则为AI的交锋中,感受到游戏世界的鲜活与动态。尽管AI在提供丰富互动体验和深度内容生成方面展现出强大潜力,但在理解深层次情感与构建严谨故事逻辑方面仍存在局限。这意味着开发者在倚重AI的同时,需巧妙设定规则框架与引导机制,以确保AI生成的内容既能满足玩家的期待,又能保持游戏叙事的连贯与深度。
总之,在《咸鱼的自救攻略》中,作者通过小说人物楚垣夕设想了一款名为《罗马之敌》的游戏。该游戏巧妙运用AI技术,尤其是大模型技术,实现了非线性故事线的生成、地形编辑、玩家与虚拟角色的互动对话等多种创新玩法。针对作者在小说中描述的场景,我们来看看在2024年大模型技术的发展速度下是否有可能实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大模型技术进展: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Transformer架构及其衍生模型(如GPT系列、BERT、T5等)取得了显著进步。模型参数量、训练数据规模、计算效率等方面均大幅提升。尤其是GPT-3及其后续迭代版本,如GPT-4或GPT-5,在生成文本的连贯性、逻辑性、创造性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水准,足以支撑游戏中自然、流畅的对话生成。此外,多模态大模型(如DALL-E、Imagen、Parti等)也在图像生成方面取得了突破,对于游戏中可能涉及的视觉元素生成具有实际应用潜力。非线性故事线生成:当前的大模型技术已具备生成复杂文本序列的能力,可以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或上下文信息,生成符合主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故事片段。结合适当的提示(prompt)设计和交互式应用,理论上可以实现动态、非线性的游戏剧情生成。尽管生成的故事在深度和复杂情感理解上尚不及专业编剧,但随着大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和算法优化,实现具有一定层次感和情感内涵的故事线是有可能的。地形编辑与玩家交互:虽然目前大模型技术主要应用于文本和图像生成,但对于游戏中的地形编辑和玩家行为模拟等更复杂的功能,可能需要结合其他AI技术(如强化学习、生成对抗网络等)以及专业的游戏开发工具和框架。在2024年,随着AI技术的交叉融合日益深化,以及游戏开发工具对AI技术的整合支持加强,利用AI辅助或部分自动化实现地形编辑、玩家行为预测及响应等功能并非遥不可及。技术与工程挑战:实现上述设想不仅需要先进的AI技术,还面临诸多技术集成、性能优化、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大模型生成的内容与游戏世界观一致、如何处理AI生成内容的实时性与服务器负载、如何设计有效的玩家与AI角色交互界面等。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团队的协作攻关,以及对最新AI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考虑到当前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业界对AI在游戏开发中应用的持续探索,这些挑战在2024年有望逐步得到解决。AI技术的未来展望
尽管《咸鱼的自救攻略》中描绘的游戏设想在技术细节和实现程度上可能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但考虑到2024年大模型技术的发展速度及AI在游戏开发领域的广泛应用趋势,实现一款结合AI技术、具备非线性故事线生成、地形编辑、玩家与AI角色深度互动等特性的游戏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实际产品的落地效果将取决于具体的技术实现、资源投入、团队执行力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上面讨论让我们看到,AI在未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多的,可操作性整体来说还是很强。结合大模型技术,可以开发更多类似《舔狗聊天室》的社交互动游戏,强调玩家与虚拟角色之间的深度对话体验。这类游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恋爱模拟、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游戏等,其中AI驱动的虚拟角色能够根据玩家输入进行自然、个性化的对话回应,甚至可以结合微软的Azure TTS,让游戏里的对话实现实时有感情的语音对话,提供高度沉浸式、情境化的互动体验。
同时,从《咸鱼的自救攻略》中的《罗马之敌》中吸取经验,我们可以用AI开发拥有非线性剧情、多元世界线、动态地形编辑以及智能NPC的游戏。这些游戏可能涵盖角色扮演游戏、生存冒险、策略模拟等领域,为玩家提供高度自由、充满变数的游戏世界。
鉴于国内外数据安全与合规要求,国内开发者在开发AI游戏时应优先选择通义千问、百度文心一言、Kimi等国内大模型。这些模型在功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且符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能够确保游戏的顺利上架与运营,避免因使用ChatGPT、Gemini、Claude等国外AI工具导致的潜在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