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软件用后简述,让大家对AI软件有个初步了解
AI工具

AI视频软件用后简述,让大家对AI软件有个初步了解

经过两个月对几个软件进行摸索测试,甚至做一个2分钟的MV视频作品,得到一些经验了解他们的一些特点,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测试,同时也跟AI软件之间产生了磨合,就是锻炼它跟你的风格相符,慢慢的的生存出来的效果,与你想象中接近,使用所有AI软件都需要一个这样的过程。 目前简述三个比较流行的AI软件, 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 豆包,可灵,即梦。 豆包:我最先用的一个软件,之前一直用来聊天测试它的智能性,它里面有很多虚拟人物,可以跟他聊天,我个人感觉这个聊天功能还不错,比较人性化。 另外功能就是生成图片,免费生成的次数也是很多,经过磨合,给他涂参考,逐渐他会生成接近你想要的效果的,这个锻炼的过程比较直观,在动画方面,豆包生成的动画动作明快有速度感,五秒钟的动画可以做很多动作,缺点就是不太高清。 豆包那个写歌功能对于入门来说很不错,基本上每天能免费生成很多次歌曲,具有写好200字的歌词给他,他就变成歌曲,或者你说个大概的方向他帮你写词,这个写歌我经常用,自己也在里面创作了很多歌曲,对于练手入门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如果相对于更专业的作曲软件来说,取得多元化,混音,还有副歌这块稍微弱一点。 可灵: 可灵的文生视频非常高清,图生视频可以设定主角的面孔,然后生成一系列那个形象的几秒动画,让形象不变形。另外还有那个两张图之间的动画过渡,这个功能也比较好用。 图生视频那个动画高清度有待提升。 生成图片方面,我之前用它来生成一系列的角色,他的皮肤质感也是比较精细的,还有毛发,光影气氛也是比较写实,场景的氛围是很不错,缺点就是生成那个树,树的那种质感稍微差一点。 即梦: 我经常用它来生成一些大场景的效果图,他的优点是场景的构图,镜头感,还有环境的光影氛围都很不错,对建筑跟树木的那种形态质感表现都很满意,经过长期的训练,它能生成很多让我满意的作品。 动画方面,我经常用即梦帮我做动画,拿一些比较满意高清的一些图片,用图生视频功能,他生成的视频跟原相片的高清质感相差无几,失真比较小,而且经常有满意的效果。 缺点是提示词不能写太多,太详细了,他反而反应不过来,还有就是如果图片某些部分修改过的,然后做动画的时候,修改过的部分元素会跟整体会跳出来,偶尔有这种毛病。 以下是我的一些Al生成作品: ①使用即梦: ②使用豆包: ③使用可灵: 作者:梁淦新 壹点号 梁淦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300元一学期,谁在教县城老人写AI“prompt”
视频咒语

300元一学期,谁在教县城老人写AI“prompt”

文|冰点 编|陈梅希 啥?老年大学已经这么紧跟时代了? 不久前,我回了一趟湖北老家。 一天下午,只见妈妈急匆匆地出了门,丢下一句:“老年大学的 AI 课要赶不及了!” 啥?老年大学已经这么紧跟时代了?连我们这个三线城市都开上了 AI 课? 我的妈妈是一名非常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退休人士,很多 APP 甚至用得比我都顺溜。她接触到 AI,我也不算太意外。但她的“大学同学”里,不乏已经七八十岁的老哥哥、老姐姐。 在互联网世界里,当“老年人”和“AI”这两个关键词被放在一起时,往往是媒体报道短视频AI课割老年人韭菜,或是子女担忧老人被AI制造的内容诈骗。但反过来想,老年人对流行的AI产品有哪些真正的使用需求呢?除了被割韭菜和被诈骗之外,老年群体使用AI的真实场景又是什么样的呢? 中老年人学AI,可能是为了发朋友圈 我简单地在网上搜索了“老年大学 AI课”,发现在刚开学的春季学期,全国各地竟有许多老年大学都推出了AI 课。 这些课还“一位难求”,有些公益讲座连过道上都摆满了座椅;还有些学期课程因为过于火爆,又临时增加了更多班次。宣布开设 AI 课程的这些学校,不仅有省级或者省会城市的,还有很多甚至是县级老年大学。 比如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县,全县常住人口只有 23 万人,该县老年大学就推出了“AI 与摄影公益课”,帮老年人学习 AI 修图等功能。这么一看,AI 真的已经很“下沉”了。 我妈妈参与的也是一次公益讲座,面向老年大学里的“宣传干部”,主要内容是教大家如何用豆包写文章。老师会在课上演示,如何使用豆包的“深度思考”和“帮我写作”功能;同时也会讲解向豆包提问的公式,也就是 prompt(提示词)该怎么写。 不过,对于我妈妈来说,她早就知道怎么用豆包写文案了。她平时喜欢玩抖音,会用抖音提供的模版做视频,在抖音刷到同属字节旗下的豆包 APP 后,她开始用它创作视频文案。 但是在这次老年大学的课堂上,她学到了一个新功能——用豆包解读体检报告。在讲解完 AI 生成内容之后,老师还教学员们如何用豆包的“健康咨询”功能,比如拍照或者上传体检报告,让豆包进行解读。 看完十几家老年大学 AI 课程的介绍后,我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围绕 AI 创作内容展开的。 比如四川老年大学开设了一学期 16 节的“AI 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生在手机上下载“即梦AI”(抖音旗下产品)、“可灵AI”(快手旗下产品)等软件,通过“念咒语”——对着手机说出提示语——的方式,让...
AI视频工具赛道中Filmora与Runway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AI工具

AI视频工具赛道中Filmora与Runway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AI视频生成工具正逐渐成为内容创作领域的核心力量。本文将深入剖析Runway和Filmora这两款热门AI视频工具,从技术深度、用户需求、市场表现、功能设计到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展开全面对比分析。通过对它们的用户画像、核心痛点、创新功能、页面体验、技术架构、商业策略等方面的细致剖析,揭示两款工具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AI视频工具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行业竞争格局。 一、市场分析 1. 技术驱动因素 AI视频生成技术的突破(如扩散模型、多模态融合)推动行业革新。Runway的Gen-3 Alpha模型支持11秒视频生成,结合图像与文本提示,提升艺术连贯性;Filmora作为传统视频编辑软件,逐步集成AI辅助功能(如自动化剪辑、智能特效)。算力提升与云服务普及(如腾讯云支持AI视频API),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2. 政策与法律环境 版权争议:AI生成内容的法律归属问题(如Sora接口泄露事件引发的艺术家抗议)。行业规范:好莱坞对AI工具的接受度提升,但需平衡创意保护与效率需求。 3. 社会经济影响 视频内容需求激增(短视频、广告、影视制作),推动企业降本增效(Runway工具可节省50%-80%制作成本)。就业结构变化:AI辅助工具替代部分基础岗位,但催生新型创意职业需求。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预计2025年达百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竞争格局: 头部玩家:Runway(技术领先,好莱坞合作)、OpenAI Sora(长视频潜力)、Google Veo(多模态整合)。垂直工具:Filmora(大众市场)、PIKA(区域动态优化)、Kaiber(风格化)。 二、选择这两家做分析的理由 1. 技术较量的本质:原生创新与场景适配 余承东提出的“不做第二,只争第一”的战略思维,映射到AI视频领域,实为技术代差竞争与场景渗透能力的双重博弈: Runway代表“原生创新驱动型”:通过底层模型(如DIT架构)、动态捕捉算法(Act-One)与影视级工具链(导演模式、绿幕抠除),重新定义专业创作流程,其技术壁垒体现在对复杂物理规律模拟(如光影一致性、运动轨迹精准度)的突破,直接服务于高附加值场景(如电影特效、广告创意)。Filmora代表“场景适配优化型”:基于现有技术栈的渐进式改进,强调功能实用性与用户友好性,但受限于生成式AI的研发投入与数据积累,其技术能力更多集中于效率工具属性(如批量处理、模板化生成),而非创造性内容生产。 2. 市场验证与生态构建的对比价值 Runway的行业背书:与Lionsgate合作开发定制化模型、获英伟达等头部资本注资,验证了其在专业领域的商业化潜力。其“工具即服务”(Tools-as-a-Service)模式通过API开放与开发者生态建设,形成技术输出与产业协同的双向循环。Filmora的本土优势:依托中国庞大的自媒体与中小企业市场,通过订阅制与功能分层定价实现规模化营收,但其生态闭环更多依赖用户社区与模板共享,缺乏技术输出的横向扩展能力。 3. 对标分析的深层意义:定义行业标准与竞争边界 选择两者对比的核心价值在于: 技术路径分歧:Runway的“全链路AI化”与Filmora的“AI增强型工具”代表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两种范式,前者挑战传统制作流程,后者优化现有工作流。市场分层洞察:通过对比可揭示高端专业市场(高客单价、强技术依赖)与大众消费市场(高用户基数、低技术门槛)的差异化需求与增长瓶颈。战略启示:余承东所言“求其上得其中”的本质,在于通过头部玩家的技术对标,倒逼本土企业突破“功能迭代”局限,向“模型驱动型创新”跃迁,避免陷入低维竞争。 希望通过Runway与Filmora的对比分析,可提炼出AI视频工具领域的竞争关键:技术原生性决定天花板,场景渗透力决定市场边界。对于本土企业而言,需在技术追赶中寻找差异化切口(如垂直场景模型训练、多模态交互的本土化适配),同时借鉴Runway的生态构建逻辑,将工具能力转化为行业标准,最终实现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跨越。 三、用户分析 1. 用户画像与用户规模 1)Runway 人群特征 年龄:25-45岁(资深从业者为主)城市分布: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洛杉矶、纽约)职业:专业影视制作人、广告公司创意团队、独立数字艺术家收入水平:家庭月收入30K+(个人年收入50万+)技术背景:精通Adobe Suite、Blender等工具,追求技术前沿 人群规模 用户量:Runway拥有“数百万月活跃用户”(截至2025年数据),覆盖个人创作者与企业用户。收入增长:2024年收入达8000万美元,2025年预计突破3亿美元,显示其付费客户(企业/专业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合作案例:与狮门影业的合作涉及超2万部电影库的AI模型训练,推测其企业客户至少覆盖数十家大型影视公司 工作方式 高频处理高复杂度项目(如电影特效、广告大片),需无缝协作与实时渲染能力。注重工具的专业性与扩展性,依赖AI技术提升创作效率。活跃于国际影视节、行业技术峰会,关注奥斯卡/戛纳等获奖技术趋势。偏好订阅制软件,愿意为高效工具支付溢价。 Work Flow 1.前期规划与素材准备:...
5个免费AI视频工具推荐,小白入门必备!
AI工具

5个免费AI视频工具推荐,小白入门必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视频生成工具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只需几张图片或一段文字,就能轻松创作出精彩的视频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对比五款热门的AI视频创作工具,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一、即梦AI 额度: 每日赠送88积分,视频生成5积分起,单日最多可生成17个视频。 核心功能: 支持图片生成视频、文字生成视频、智能对口型,可生成人声或纯音乐。 平台支持: 网页版和APP双端可用。 亮点:每日高额度的积分,适合高频使用的你 二、可灵 AI额度: 每月赠送166灵感值,视频生成10灵感值起,单日最多可生成16个视频。 核心功能: 支持图片生成视频、文字生成视频、智能对口型,支持设置视频首尾帧。 平台支持: 网页版和APP双端可用。 亮点:支持首尾帧 三、清影 AI额度: 限时免费,不限次数,每日可使用3次AI音效。 核心功能: 支持图片生成视频、文字生成视频,可自定义视频风格、运镜方式和情感表达。 平台支持: 网页版和APP双端可用。 亮点:自定义视频风格 四、通义万相 额度: 每日赠送50灵感值,视频生成5灵感值起,单日最多可生成10个视频。 核心功能: 支持图片生成视频、文字生成视频,支持设置视频首尾帧,自动适配视频音效。 平台支持: 网页版和APP双端可用。 亮点:自动适配视频音效 五、海螺AI 额度: 每日赠送100贝壳,单个视频消耗30贝壳,单日最多可生成3个视频。 核心功能: 支持图片生成视频、文字生成视频,单个视频时长6秒。 平台支持: 网页版和APP双端可用。 亮点:单个视频时长6秒 这五款AI视频生成工具都各具特色,且均支持网页和APP双端操作,非常方便。 即梦AI和可灵AI在额度上较为接近,都适合有一定创作需求的用户。清影AI目前限时免费,是体验AI视频创作的绝佳选择。通义万相的自动音效适配功能非常智能。海螺AI则专注于6秒短视频的生成。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预算和使用习惯,选择最适合您的AI视频创作工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